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化区域劳务协作,推动劳务品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下简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发展大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
本次发展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以“总结成绩 展望未来”为主线,整体框架设计为“6+5+N”。6项主体活动最重要的包含“一会一展一赛一对接一研讨一招聘”:“一会”即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一展”即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成果展示,“一赛”即劳务品牌工作展示交流,“一对接”即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对接交流,“一研讨”即劳务品牌发展交流研讨会,“一招聘”即招聘会(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专场招聘、全国城市巡回招聘广西站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交流大会)。
“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劳务品牌是广西精心培育、全力打造的新质生产力领域劳务品牌。该品牌依托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一汽解放柳州分公司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覆盖规模以上新能源零部件生产企业超300家,建成国家、自治区、柳州市三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8个、高技能人才基地22个。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构建起“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机制,通过标准化课程培训,助推学员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装与调试、驱动电机装调与检测、故障诊断等专业技能,考核合格后可直接上岗,就业率超90%,实现了“培训即就业”,精准化解“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带动从业人员10万多人,技能人才占比超30%,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高技能人才占比超50%,如“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冠军李平武即在其列。该劳务品牌的打造,不仅提升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也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成为区域高质量就业的“新引擎”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人才队伍,近年来,柳州市新能源汽车整体呈上涨的趋势。截至2025年8月,柳州市汽车企业累计出产新能源汽车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6.1%,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城市。
柳州市技工学校于2000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别判定业务,是柳州市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学校,学校从始至终坚持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模式,基于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训与鉴定基础,打造“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劳务品牌,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养高的生产技能型人才。
学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拥有教师37人,高级工以上教师占比93.1%。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被列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专业;并被列为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相关企业员工提供精准化技能培训,输送优质技术技能人才。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李平武专家工作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
李平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制一级工匠,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诊断技术,负责公司新产品调试及诊断工作,团队以“卓越执行”为核心理念,助力公司新产品研发试制,主导宏光MINI、五菱缤果等车型样车研发调试,样车制造效率经行业对标遥遥领先,多款车型月销量突破2万台。
李平武获得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冠军、获得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金牌,同时注重人才教育培训与教育实践,组建汽车电器调试团队,带领团队弘扬工匠精神,将单台样车平均调试时间从2天压缩至40分钟,助力公司品牌实力提升;开展培训超2000人次,培养人员在国家级、区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吴柳宁专家工作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专家吴柳宁是“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领办人。其从事自动化装备研发技术与技术攻关30年,曾主导发动机智能装配产线T油压机系统攻关、集配物流安灯系统自研、焊装机器人自主调试等项目攻关,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技能大奖”、“广西工匠”、“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专家工作室建立以来,共传艺带徒150人,主持技术攻关、设备改造等技术服务58项,参加或指导国家、自治区等各级比赛获奖31项,积极发挥品牌技能培训核心讲师作用,承接广西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项目12次,指导中高职教师200余人次,持续强化“广西新能源汽车工匠”的引领带动效应,引领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蓝振发专家工作室—“柳州专用汽车工艺师”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
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公司专家蓝振发是“柳州专用汽车工艺师”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领办人,精通车、铣、刨、磨、线切割、数控激光/火焰/等离子切割编程、焊接机器人编程、油漆刻绘编程等多类关键技能,持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全国优秀农民工”、“广西劳动模范”、“广西技术能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其团队已形成“研发技术-难题攻关-技能传承”的成熟工作体系,聚焦专用汽车生产的基本工艺创新与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通过工艺优化、难题攻关、“师带徒”培育等方式,累计推动公司制作效率提升10%,年节省本金超百万元,助力产品下线%以上。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韦正敏专家工作室—“柳工机械装配工”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专家韦正敏是“柳工机械装配工”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领办人。工作室创新采用“阶梯式”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导师带徒”机制,构建起“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传帮带体系,有很大效果预防人才断层和关键技能失传。
同时,工作室注重创新实践,搭建仿真训练室、实操工作室等平台,为成员提供真实场景下的操作与实验机会,持续提升小组成员动手能力和创新水平。在韦正敏的带领下,团队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优化装配流程强化技能提升、深化协同协作,推动班组单台装配时间由平均8分钟缩短至
6.5分钟,效率提升达19%。凭借卓越表现,该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信得过班组、“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成为柳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标杆。
柳州市按照广西打造千亿特色米粉产业和“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的要求,积极打造“柳州螺蛳粉师傅”劳务品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就业增收,实现“小米粉大产业”。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达
30多万个,20多万农村人口就此增收,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有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本展区我市将重点展示打造“柳州螺蛳粉师傅”劳务品牌工作成效,以及“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培训机构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和“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柳州市得华食品有限公司张晓献专家工作室等在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成效,并特邀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八桂米粉师傅—螺蛳粉)形象代言人李文森大师现场展示螺蛳粉烹饪技艺,到场观众可有机会免费品尝。
该展位主要展示广西融安桔乡里农业有限公司“融安金桔管护工”劳务品牌赖园园专家工作室工作成效。
赖园园以技艺传承为根、创新发展为翼,专注于金桔标准化种植、电商营销等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模式,打造了融安金桔特色劳务品牌,带动
10万人参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让融安金桔实现“2元到40元”的价值飞跃,更构建了“技能-产业-劳务”互促的发展生态。通过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公司创始人赖园园先后获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二等奖”、“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等个人荣誉,成为“融安金桔管护工”劳务品牌建设的领军人物。
该展位主要展示三江县清花锦绣文化传承有限公司“侗寨绣娘”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工作成效,工作室以韦清花为领办人。
韦清花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先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凤凰”等奖项
13项,获得“八桂天工奖”、入选“广西艺术作品展”等11项自治区奖项,注册了外观专利3件。此外,她还获得了“国家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全国乡村文化旅游能人”“全国非遗扶贫优秀带头人”等国家级表彰。其创办的清花绣坊是一个集刺绣产品自主设计、研发、制作、销售的工作室。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侗族刺绣,采用“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发展模式,通过以企业带头、基地培训、传承人带动、绣娘生产模式开展生产,开展绣娘技艺提升培训班
59次,培训当地绣娘2720人次,带动226人灵活就业,助推当地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2016年清花绣坊荣获柳州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刺绣技艺传承团体;2019年被认定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示范户,2019年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20年被认定为非遗扶贫工坊,2022年获得“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该展位主要展示三江侗画馆“三江农民画师”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工作成效,以吴凡宇作为领办人。
吴凡宇是三江农民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江农民画自治区非遗工坊负责人。10多年来,她在三江农民画新材料上进行探索,使用侗布、侗纸、锅灰、蓝靛等侗族原材料创作三江农民画,通过画、绣、蜡、染等手法表现,形成独特的画面风格,获得很大突破,所创作三江农民画作品
4000多幅,作品参加广西区内外各级展赛获各种奖项100多次,合作出版《侗歌飞扬》和《侗画蜡染、合侗纸画》三江侗画研究成果书2本。她成立侗画公司,创建三江侗画馆,开办三江农民画常态化传承培训班30多次,受邀到乡村、学校及市内外各机构授课,培训4000多人。朋友们